评论观点 Comment

美术博物馆的知识生产——以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博物馆为例

2018-11-14

摘要:美术博物馆记录着文明的进程,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为知识生产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而知识生产则是美术博物馆综合功能的主体核心。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博物馆是一个完整、综合的生态系统,是学院人文积淀的体现,是学科发展的基石,是科研能力的体现,更是学院综合实力的体现。它在展示人类悠久历史、保护国家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文明精神、进行审美公共教育、开展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均发挥着积极作用。

关键词:美术博物馆 知识生产 西安美术学院 交融共生

美术博物馆是艺术的殿堂,承载文明的传播和民族艺术的演化。它在人类文明进程中起重要的教育和启迪作用,在人类民族艺术的演化过程中发挥记录和展示的功能。在世界的东方与西方、发达地区与发展中国家,每个民族有不同信仰、不同观念,虽然存在文化差异,但都十分重视美术博物馆的收藏研究与质量品位,并且都从自身文化脉络和审美特质梳理了风格迥异的艺术品,相继建立了世界著名的特色博物馆。美术博物馆文化观念与目标定位也成为美术馆人始终追求的学术恒定信念。

美术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艺术机构,约有三百年的发展历程,其主要职能是收藏与研究、教育与引导。美术博物馆的研究主题不仅是学术问题,还以深刻的国家文化意识和民族文化意识作为支撑,呈现出强大的主流性、意识性和形态性。它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寻求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这不仅激发了人们对潜在文化价值的认可,并且对国家发展、社会前进、体制完善、文化艺术等诸多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美术博物馆在艺术品典藏及专业运作方面必须具备专业的管理体系和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同时具备良好的典藏研究、风格取向、管理模式、类别梳理、学科交叉等重要环节。

美术博物馆的重心是教育,核心是艺术生产力。在从事艺术管理时,必备的三种专业精神:即追求艺术的卓越性和真诚性、追求亲和力及对受众的开发、追求公众社会责任感。美术博物馆作为学术研究机构,首要任务是面向公众策划各种高品位艺术展,在演示艺术形态的同时保证展览的完善性与艺术性,强化艺术家的独特个性和作品的风格特征,鼓励创造艺术的鲜明变化并获得更多的观众群体,以开放化、多样化的姿态塑造美术博物馆的学术权威,并有别于以往传统权威和陈旧老套的形象。美术博物馆要启迪师生,普及提升艺术。能否激发并培养师生潜在的艺术创造力是知识生产力的首要任务。这关键要看它能否为师生创造了高品位的艺术“饕餮大餐”,能否接受艺术方式的主动性,同时是否营造了多学科再创作的知识环境。

美术博物馆倡导学术视野与文化互动,它以多种维度视野和精确角度审视艺术品的各层面和细节,对文化脉络、艺术属性、展示空间、建筑设计、教育心理等多领域的整合延伸了美术博物馆与观众间的互动关系,属跨学科和专业的综合研究。在这里我们要特别强调,文化属性、文化生态、哲学历史、宗教信仰、语言文字、美学判断、绘画雕塑、建筑景观等学科的交叉互融建构了知识生产系统,在美术博物馆的空间孕育、迸发并输出源源不断的知识生产力。

美术博物馆当下的作用已超出一般教学科研的范畴,它在知识生产及对外文化交流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美术博物馆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作为对外文化艺术交流的窗口,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博物馆还担负着中国美术家协会西安学术学院研究中心的重要角色,对推动当代美术事业发展,促进国内外文化艺术交流起着重要作用。该馆以开展收藏、陈列展览、教育推广等业务工作为前提,主体和核心是科研。

知识生产是美术博物馆综合功能的主体核心。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博物馆的学术研究将依托对中华各类优秀遗存的解析,特别是针对唐以前优秀文化遗产和不同风格优秀艺术作品,如木偶、皮影、剪纸、面具、马勺、泥玩、刺绣、石刻、木雕、陶瓷等民间艺术品,开展以中国古代及近现代美术史为重点的理论研究。它为当代中国美术教育、学院教学与科研交流提供了真实可靠的借鉴和资料。同时,它立足传统文化,以中国西部和“丝绸之路”的典型文化遗物为收藏代表,博古厚今、融通中西,藏品以绘画、雕塑、民间艺术品为主,兼收对美术史构成有重要意义的多类美术考古标本及有关的美术图书和文献资料。

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博物馆是以收藏、研究、展示不同时期艺术家作品为重点的国际化造型艺术博物馆。作为展示学院教学、创作与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美术博物馆同时还担负对外文化交流和推动国际美术事业发展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具有收藏、陈列、交流、教育、研究等诸多功能。因此,美术博物馆具有“核动力”般的知识生产力,为多学科的交融提供了“再聚能”的迸发源泉。美术博物馆的永久藏品,将成为西安美术学院培养计划的“催化剂”,将藏品充分使用并融入学生课程学习中,将有利于实现培养中国特色造型体系审美功能的美术人才,同时扩展跨学科学术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核心。

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博物馆建馆的目标是要让视觉艺术成为学院教学、科研、创作的核心。学院现已清晰意识到美术博物馆在培养塑造人才及文化传承和视觉艺术上的重要作用。坚持提升学术高度,以高水准的典藏和国际前沿学术研究为建馆宗旨,集中体现各时期艺术品特质,完整展现人类文明发展史和美术史。它以教学、科研、创作、交流为中心,在65年的发展历程中,恪守“弘美厚德、借古开今”的校训,坚持以周秦汉唐历史文化传统、延安革命文艺传统、西北民族民间艺术传统、当代“长安画派”和“黄土画派”等“四大传统”与绘画、书法、美术史论、中国民间美术“四大基础”为导向,将艺术人才培养与美术博物馆建设有机结合。

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博物馆不但是体现“四大传统”的支撑,还是教学的“第一课堂”,特别是全院新生入学教育及造型艺术部的基础训练,几乎全部在美术博物馆完成。学院教学改革中提出的“重塑中国特色造型艺术体系”就是以中国传统雕塑为切入点,强化美术博物馆内部空间的建筑美、结构美、光影美等因素。在美术博物馆中,师生们可以训练素描、色彩、雕塑、水墨画、当代设计等内容,使它成为真正的教学延伸和学习场所。以上诸多要素的支撑,都来源于美术博物馆的典藏与研究。美术博物馆生动真实地反映了实物资料与学习转化的过程,其理念与创建一流美院的学术目标相称,与“传统为基、当代为用、强化内涵、特色发展”的学院精神相称,与学院精神文化取向相称,与当下艺术思潮的审美相称,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相称。

知识生产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一个完整的、综合的生态系统,涵盖了哲学历史、宗教信仰、民族文化、艺术审美等方面。在这个系统中,知识生产与美术博物馆形成了不可取代的艺术模式。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都依附于知识生产系统之中,两者互为辩证,弥补共生,特别是在整个人文社会之中,它一定程度上已成为人们“美”的共识。西安具有丰富的周秦汉唐历史遗存,有着黄土文明历史悠远的厚重文脉,也有着延安革命文艺的光荣传统。因地制宜地走特色发展之路,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美术教育体系也是地处文明古都的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博物馆的学术特色。因而,作为艺术教育和科研的殿堂,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博物馆自建立以来,与当下艺术观念、审美状态等结合紧密,立足古都,面向西北,关注全国乃至海外,担负美术兴国理念,承担民族对文化血浓于水的情感载体,是记录文明进程、承载灿烂文化的历史记忆。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美术中的成就,可以长久地留存在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博物馆和地面上,成为后人永久无法替代的历史成就,成为这个国家兴盛强大的标记。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博物馆集收藏保护、学生教育、展示研究、传播交流等多种功能于一身,其核心动力就是知识生产。也就是说,美术博物馆是由知识生产而建构的人文系统,它以知识生产为契机,逐步展开谱系梳理、知识聚能、综合学科、中西比对、艺术培养、特色发展等有效的知识生产机制。它不仅是传统文化的艺术中心,更是西安美术学院“百花齐放、特色发展”办学理念的实验室和窗口。它就像一本综合教科书,以兼容、自由的学术精神,直接服务于教学,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文化视野,不仅为学生提供临摹学习的平台,更显示了传统艺术魅力的恒久价值。在博物馆中,每件藏品似乎都在述说着一段灿烂的文明史和脉络学术史,散发着生命的活力,使身处其间的学子不断加深炎黄后裔的自豪和发奋拼搏的责任感,与此同时,中华文明与西方文化在这里还有了形象化的比对与阐释。

知识生产来源于从文化谱系梳理上升到学术研究的过程,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博物馆藏品数量2万余件,分展馆9个。一层古代绘画精品馆以五代至明清时期绘画为主,藏品近1000件。二层中国历代绘画陈列、临摹馆,藏品2000余件。三层现当代名家作品馆、学术报告厅,藏品1300余件,包括国内外名家校友、学院教授的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艺术设计、美术理论等作品。四层艺术考古馆,藏品2100余件,时间跨越史前至明清,涵盖彩陶、青铜器、玉器、瓦当、陶俑、三彩、瓷器及佛造像等类型;民间美术馆藏品12000余件,包含剪纸、泥塑、面具、皮影、刺绣、泥玩、石刻及木版年画等。五层校史馆藏品约900件,以珍贵实物展示为主;丝绸之路艺术馆藏品约1000件;石刻精品馆藏品约40件。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博物馆立足传统文化,博古厚今、融通中西、风格各异、兼容并蓄。置身于该馆空间中,能够充分感受到心境的调整、视野的拓展、观念的变革、文化的交融、艺术的升华。

美术博物馆的文化属性是多元一体的,建立符合当代艺术的发展规律,促进创作繁荣、持续发展的美术博物馆是西安美术学院办学理念人性化品格的体现,该理念旨在让美术博物馆全天候、多类型保障教学、科研与创作、交流各项工作,建立一个良好的美术发展生态,全面提升文化传承能力、创新能力和教育传播能力,开创美术事业的新画面。

知识生产与美术博物馆是学界当下讨论的重要话题。作为西部地区唯一座高水平美院的美术博物馆,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博物馆在主导造型艺术和贯穿历史文明的发展脉络中,旨在保护国家文化遗产、展示人类悠久历史、弘扬中华文明、进行审美公共教育、开展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积极且重要的作用。它是学院人文积淀的体现,也是学科发展的基石,还是科研能力的体现,更是学院综合实力的体现。

此外,知识生产还应特别关注目前正在发生的艺术现象,以科学、客观、公正的态度积极参与其中,分析青年艺术家的成长,参与艺术家的创作思维活动,归纳时代背景下的知识生产和建构的重要模式。美术博物馆应以收藏、研究、展示不同时期艺术家作品为重点,应具备多学科、多角度兼容并蓄、全面开放的学术精神,加强相关知识的交流互动,将知识生产的最基础的部分纳入系统中。

在美术博物馆展览结构上,西安美术学院主张贯通中西、纵横古今、主题各别、风格各异、兼容并蓄,坚持以高水准的藏品研究和国际领先的学术视野为目标,集中体现各时期艺术类型的特质,完整展现人类文明史和美术史。作为审美情趣的课堂,开拓师生视野和提升综合素质,以教学科研、创作交流为重心,秉承与创建一流美院的学术地位相称、与特色鲜明的大学精神相称、与当下艺术思潮的审美相称、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相称的建馆宗旨,体现文化品位及独特的办学理念,奠定学科发展的基石,构建公共文化体系,清晰完整地呈现华夏民族博大精深的文明成就。